• <table id="yyay2"></table>
    <xmp id="yyay2"><table id="yyay2"></table>
      首页>> 区县头条

    征程万里风正劲!大竹县政府工作报告解读

    发布时间:2023-02-06 16:48

    手机读报看新闻,下载掌上达州
       编辑:庞岚月

    1月31日上午,在大竹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,县长何长华代表大竹县人民政府,向大会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,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谋划部署,号召全县上下保持韧劲、勇往直前,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新征程、加快建成繁荣美丽活力大竹而不懈奋斗!

    回顾2022年

    竹城县域发展底气更足

    2022年,大竹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团结带领百万竹乡人民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全面落实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总体要求,在多重压力和空前考验中,以必胜的信念和超常的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
    2022年,大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8亿元,同比(下同)增长2.5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.2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亿元,增长2.7%;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9.9亿元,增长12.2%;城镇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821元、23783元,增长5.2%、6.9%;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第34位。

    2022年,大竹县域发展稳中向好,城乡面貌更新提质,群众生活和美幸福,底部基础坚实稳固,自身建设提能增效。

    工业经济承压前行、企稳回升,规上工业企业在全市率先突破200户,实现工业总产值387.8亿元,完成工业投资113.3亿元、技改投资56亿元。

    第三产业蓄势发力、复苏提振,新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6户、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9户,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2.4亿元、增长2.4%。

    农业发展成果丰硕、多作贡献,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73.1亿元、增长4.5%,粮食播面172万亩、产量达61万吨,扩种大豆19.2万亩,出栏生猪82万头。治理撂荒地3.7万亩,“进出平衡”恢复耕地1.8万亩。

    引水入竹顺利开工,西渝高铁全线动工;新发展(改良)“5+N”特色农业4.8万亩、达96.3万亩,带动人均增收3210元;减税降费3.6亿元,兑现民营经济发展资金2.4亿元,新增市场主体8187个;开发公益性岗位2435个,减免企业社保1064万元,城镇新增就业5891人……一组组数据的背后,展示竹乡干群凝心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力。

    展望2023年

    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建设再启新程

    今年大竹县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.5%、力争8.5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%、力争9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.5%、力争10.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%、力争8.5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.5%、力争7.5%;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%、力争7%;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;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。

    为实现上述目标,大竹县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。

    聚焦经济建设,推动繁荣大竹高质量发展。全力扩大有效投资,聚力谋划争取,强力推进项目,竭力保障项目。全速建设产业强县,持续提升经开区承载能力,狠抓服务业、加速扩内需,稳抓农业、夯实压舱石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坚持开放添活力,坚持招商强助力,坚持改革增动力,加大“放管服”改革力度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全力稳住市场主体,全面启动民营经济改革试点,促进民营经济“两个健康”发展。

    统筹城乡融合,推动美丽大竹高水平建设。接续推进乡村振兴,大力实施“乡村振兴提升计划”,做好“1+5”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,为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建设拓展承载空间。深入推进“万企兴万村”,强化龙头引领作用,巩固拓展脱贫成果,全面提升村容村貌。加强城市建设管理,大力实施“城市基础提升计划”,推行精细化城市管理,全方位提升市民文明素质。夯实交通水利基础,推动农村道路提档升级,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。

    坚持科教兴县,推动活力大竹高能级迸发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,强抓教育质量,深入实施划片招生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,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。重抓职业教育,做优科技创新体系,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,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激发创新人才活力,建强人才队伍,推行柔性引才、环境留才,优化人才队伍结构,构建人才协作共赢新格局。打造发展平台,优化创新环境,激励科技创新领域优秀人才投身发展大局。

    砥砺为民初心,推动民生福祉高品质改善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健全就业服务体系,不断加强社会保障,全力办好“十大民生实事”。推动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“应保尽保”,全面落实城乡低保、特困供养、临时救助等政策,加快建设退役军人“样板站”和服务超市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大力发展社会事业,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落实生育支持政策,深入实施文化惠民,扎实抓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,统筹抓好国防动员、民兵预备役、地方志等群团组织工作,全面推动社会进步。

    突出绿色发展,推动绿水青山高颜值呈现。持续推动绿色转型,认真落实双碳战略,落实“电动四川”行动,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;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,落实全面节约战略。聚力攻坚污染防治,强化大气污染防治,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,强化土壤污染防治,健全生态环保问题常态化自查自改和“回头看”机制。切实擦亮生态底色,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,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、矿山生态修复,认真落实“河长制”,全面推进“林长制”,扎实推进“田长制”,促进耕地量质同升。

    维护安全稳定,推动社会治理高效能提升。完善应急管理体系,落实“四防一稳”总要求,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,做好医疗物资科学调度和储备,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。打好应急管理主动战,强化防汛抗旱硬实力。筑牢安全生产防线,提升社会治理实效,推进平安大竹建设,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,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,严打严防电信网络诈骗和“盗抢骗”“黄赌毒”“食药环森”等违法犯罪。构建预防化解重大风险机制,强化人民信访工作,维护社会大局稳定。

    回首奋进路,干群同心步履铿锵,展望新征程,前景广阔大有可为!新的一年,大竹将秉承愚公移山的毅力,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,激扬雪兆丰年的瑞气,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、勇往直前,奋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,勇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排头兵,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新征程、加快建成繁荣美丽活力大竹而不懈奋斗!

    □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兰楯

    来源:达州日报网

    玩弄丰满护士的呻吟
  • <table id="yyay2"></table>
    <xmp id="yyay2"><table id="yyay2"></tabl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