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2-11-23 10:26
学生为赚零花钱“上门代厨”
11月19日一大早,四川文理学院学生淼淼就出现在了雇主王思含家附近的超市,对照食材清单,将茄子、鲈鱼、鲜虾、西红柿一一放进购物车。“今天我要做四道菜。”淼淼告诉记者,几天前,一位名叫王思含的雇主通过抖音私信联系到她,购买了“上门代厨”服务。“齐活儿啰!”上午11时30分,随着淼淼一声独白的发出,热气腾腾、香气扑鼻的红烧茄子、清蒸鲈鱼、油爆大虾、西红柿蛋汤齐刷刷地出现在王思含一家人面前。“今天的饭菜闻起来太香了!谢谢淼淼!”向淼淼道谢并支付50元酬劳后,王思含与家人围坐一桌大快朵颐;另一边,淼淼收拾完厨房,褪去围裙,准备前往三小时前下单的李先生家。“我喜欢做饭,也享受别人吃光的那种成就感。磨炼了厨艺又收获了‘真金白银’。”淼淼告诉记者,受到湖南章女士上门代人做菜的启发,从小就爱做饭的她,开始通过微信朋友圈、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“上门代厨”广告。4菜50元、6菜78元、8菜98元、10菜118元……记者在抖音平台上看到,除了淼淼,达州本地还有许多“上门代厨”的人。在这些用户发布的视频中,不仅有价目表、菜品实物图、菜谱,还有接单的距离范围等,下方评论区内留言需要“上门代厨”的人更是不在少数。淼淼仅在周末接单,多为三菜一汤的家常菜,目前已挣了500多元。
“上门代厨”也有门槛
同“代驾”“代办”一样,一夜之间“上门代厨”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在达城遍地开花的原因,与市场需求脱不开关系。“附近的外卖都吃腻了,平时也没时间做饭,自从上次找了个阿姨上门做菜,简直不要太香!”张琦说,通过某社交平台,她认识了现在常驻她家的朱阿姨,每天自己会提前和朱阿姨沟通当天想吃的菜,由朱阿姨帮忙买菜做饭顺带还打扫家里的卫生。“朱阿姨做的菜很合我口味,每天三菜一汤是我的标配。晚上吃不完,可以打包带到公司当作第二天的午饭。虽然每个月支付给朱阿姨的费用在2000元上下,但比点外卖划算、健康多了。”但不是每个人都像张琦这样幸运,宝妈赵璐对代厨的评价却是:“体验感欠佳。”赵璐是广东人,目前在达州一家国企工作,大儿子已上初中,小女儿刚上小学,由于自己和老公王卓正处于事业上升期,两人常常无暇买菜做饭。在朋友的推荐下,代厨刘娟于前几日登门服务。刘娟是达州人,只会做川菜,对于口味清淡、喜欢吃粤菜的赵璐来说,她的厨艺并不能满足赵璐一家的需求。双方探讨交流,菜品几经改进也不尽如人意。赵璐多次换人,对结果都不甚满意。“上门给别人做饭,最关键的还是要跟食客的口味合得上。有的人喜欢吃辣,有的人则偏爱清淡。长期服务的话,菜品还不能重复。”在进入“上门代厨”行业之前,朱阿姨已在沿海城市工作多年,有着丰富的家政服务经验,她表示,虽然“上门代厨”是家政服务的“精简版”,但进入这一行仍然有门槛,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经过专业的训练,有精湛的厨艺。
“上门代厨”究竟能火多久?
方兴未艾的“上门代厨”究竟能火多久?业内人士程先生认为,“上门代厨”这种“点对点”的新业态,让服务者不必经历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培训,只要厨艺刚好够满足雇主需求即可上岗,省去了学习成本,缓解了当下的就业压力。虽然目前各项规章制度尚未完善,但它的出现,直击当下都市白领因工作太累不想做饭,宝妈带娃没时间做饭的痛点,满足了大众抗拒外卖、提倡健康饮食的新需求,也为解决疫情时期市民下馆子难提供了一条路径,总体来说利大于弊。但是在新事物的起初发展阶段,各个方面的管理还一时跟不上,从业者要有职业操守,持健康证明上岗,不断加强自身食品安全培训和提升食品安全意识;另一方面,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作出行业指导和规范,加强第三方监管,为雇主和服务者的权益提供法律保障。只有这样,“上门代厨”才能在创造商机的同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。
□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畅
来源:达州日报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