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2-05-23 15:26
“太感謝小劉了,平時上班這么忙還抽時間來照顧我,真比我子女都對我好!”談到自己的結對走訪人,達川區翠屏街道草街子社區居民楊秀碧老人就贊不絕口。
今年來,達川區持續深化“民情戶戶通”活動,發動全區黨員干部持續深入基層,在“主要領導包片、分管領導包村、一般干部包戶”的基礎上,進一步拓寬走訪對象,將城區居民、企業商戶等納入其中,通過院壩會、入戶幫困、結對服務等方式,進行全覆蓋、系統化地“大走訪”,全面匯聚民聲民意,著力消除民訴民怨,有效打通聯系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,取得良好效果。
院壩聽民聲,架起“連心橋”
“我家自來水幾天都不出水了,請派人檢查一下?!薄按迳系囊患径蓉攧展_還沒公布出來是怎么回事?”“我想承包村上的一口魚塘,需要怎么做?”……
近日,在達川區萬家鎮三星村召開的“民情戶戶通”院壩會上,干部群眾圍坐一團,你一言、我一嘴,提問題、拉家常、話發展,氣氛熱烈又溫馨。
“這樣的院壩會,我們每月至少召開一次。通過將村民、走訪責任人、紀委監委工作同志召集在一起,堅持‘當面聽取意見、現場作出反饋、限時做好整改、全程追蹤問效’原則,確保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‘件件有著落’,反映的事情‘事事有回音’!”三星村黨支部書記蔣克介紹說。
據悉,今年來,達川區廣泛開展“民情戶戶通”活動,通過組織召開院壩會,大力收集群眾問題意見并加以解決,同時還集中宣講黨和國家的惠民惠農政策,開展各類農養殖技術培訓等,以實際行動全力解決群眾問題困難,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,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有效提升。截至目前,該區開展院壩會4300次,進行專題宣講、培訓講座活動30場,收集問題線索及意見建議70條,現場化解矛盾糾紛900起。
入戶解民困,當好“暖心人”
今年3月,達川區印發《進一步深化“民情戶戶通”活動的通知》,要求全區黨員干部全面深入鄉(鎮)、村(社區)開展走訪的基礎上,還需結對走訪聯系10家城鎮居民或個體工商戶及企業,不定期上門了解情況,幫助解決困難。
按照通知要求,達川區紀委監委負責對聯系的翠屏街道草街子社區開展入戶走訪,83歲的獨居老人楊秀碧成為區紀委信訪室干部劉莉的結對走訪戶。
通過上門走訪,劉莉發現老人獨居住在一老舊小區六樓,因年老體衰行動不便,平時很少出門,家中生活用品奇缺。于是,劉莉主動與其“認親”,經常抽下班時間為老人買米買菜,還主動聯系社區醫生定期上門為其檢查身體等,得到了老人充分的肯定和認可。
“在‘民情戶戶通’活動中,院壩會為干群交流架設起‘連心橋’,而入戶幫困,則開通了為民服務的‘直通車’。類似楊秀碧老人的事件,達川區還有許多,黨員干部們積極主動入戶幫困,爭當群眾的知心人、貼心人、暖心人。今年來,已開展上門走訪群眾20000余戶,解決群眾實際困難70000余件?!痹搮^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。
溝通“零距離”,齊心謀發展
“多虧了‘民情戶戶通’活動,一路有干部護航解困,蔬菜基地才能如期建設完畢,現在終于開始盈利了!”達川區丹湖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丹興奮的說。
2021年8月,達川區丹湖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入駐大樹鎮五嶺村,預計流轉土地1300余畝發展大棚蔬菜種植。該企業入駐后,很快和村上簽訂了土地流轉合同,項目也開始啟動,但在項目動工建設過程中,因部分村民對企業信心不足,擔心土地流轉后復耕難等問題,施工期間多次前來阻攔施工,導致項目難以推進。
此時,王丹想到了“民情戶戶通”活動前來走訪的企業結對人蘇德全,并將這一情況電話告知了他,蘇德全賡即將情況上報相關部門。隨后,大樹鎮黨委政府立即召集五嶺村相關“民情戶戶通”活動走訪干部,要求其全部入戶走訪宣傳,向群眾做好溝通解釋工作。很快,這一問題有效解決,項目得以順利推進。
“目前蔬菜大棚基地已進入產出階段,在為業主企業帶來利益的同時,還帶動本地新增就業崗位80余個,年人均增收2萬余元,現在業主和村民們對發展產業的信心也更足了!”五嶺村黨組織書記魯小平介紹說。
據悉,自今年該區啟動深化“民情戶戶通”活動后,全區黨員干部紛紛上門為企業商戶開展結對服務,幫助企業商戶排憂解難,以優良的作風和形象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截至目前,全區黨員干部已深入企業商戶3021次,幫助解決企業困難問題8000余件。
來源:四川在線